新闻资讯

News

细节决定成败 态度决定一切

学院新闻

湖南大学三下乡:三下乡的真义,疫情中的人性温暖

【 字体:
2020-08-08 23:26 何田田 阅读次数:


凌霄花开不尽,雨纷纷,叶纷纷,行人寥寥,暮雨石桥。我不由恍惚,熟悉的街道,熟悉的一草一木,三下乡活动,真的已经开始了吗?


      今年无非是特殊的一年,不仅表现在百年不遇的月食上,更是天灾人祸的一年,我国大面积出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各大城市纷纷封城。


      今年的三下乡活动也想必是特殊的,没有乘风仆仆远赴他乡,没有带队老师的对面指导,甚至我们对小伙伴也是生疏的。


      原本对三下乡活动幻想颇多,本以为应是绿水绕青山,林深多鸣蝉,幼幼小儿,琅琅书声;应是三五结伴,访村中老叟,侃侃而谈,言笑晏晏。却不想,由于疫情,我们无法返校,三下乡调研团改成了云端形式。也许你觉得这样会减少奔波的辛劳,事实上却是徒增了空茫感。


      我们先是在网上开了云端会议自我介绍,彼此熟悉,之后就是工作的分配,我有幸分配在调研组。我们先在网上制作了问卷并发放,但是犹觉不够,我决定先去市里的人民医院实地调研。站在漆皮斑驳的站牌旁,车水马龙的喧嚣渐渐模糊,像隔着一层水似的。我心里却直打鼓:江苏原来疫情就不是很严重,随着患者清零,大街小巷早已恢复,生机一片,欣欣向荣,大家对疫情的警惕心还能一如往常吗?我们的调研会顺利吗?



心里还在胡思乱想着,忽然听到“吱一一一"的一声。随着一声尖锐的刹车声,公交车已经来了。车门缓缓打开,我忙拿起随身物品上车。


      “小姑娘,快把口罩带上。"司机在挡板后隔着口罩翁声翁气的说。我愣了一下,偷眼望去,车内的乘客都戴着口罩,见我愣神,纷纷向我看。我大窘,忙从包里找出口罩戴上。


      在前排坐下,没过多久,便是大雨倾盆。无怪如此,现在是江南梅雨季,出门打瓶酱油都能被淋一身湿透。令人懊丧的是,我出门没有带伞,且张渚的车站多半是没有顶棚的,今日怕只能等着返车回去,改日再去人民医院调研了。


      “下一站,善卷"耳边是字正腔圆的播音腔,车门缓缓的打开,湿热的风卷挟着雨水,随之而来的是一位手提大包小包的老人。


      “老人家请带好口罩。”司机半天没有得到回应,只看见老人几个包裹已经放在了车门边,窘迫地搓着手。“来我这拿一个吧!我这还有些,现在坐车都得戴口罩,下回要记得带啊"


才发现司机身旁有一包口罩,原来是准备给忘带口罩的乘客准备的。突然有一种很温暖的感觉。抗疫是一项长期工作,戴口罩是一种自觉,也是互相保护。戴口罩是强制的,却不是不近人情的,就像那位司机不是选择赶没有口罩的乘客下车,而是选择了在他的身旁放了一包口罩。
我也曾问过司机,不会有人故意不用自己的口罩,而拿车上的口罩用?我看不见他的表情,他的眉眼确实弯弯的,声音带着笑,他说,世界上还是有很多好心肠的人。是啊,真诚善良的人,眼中的世界也是真诚而善良的。


忽然觉得我已经感受到三下乡调研活动的真意。抗疫的英雄,也许不仅仅是一线的白衣天使,也可以是很多不起眼的人。也许他们没有很专业的知识,也许他们没有舍己为人的觉悟。也许他们不是高洁的阳春白雪,只是在俗世里的乡里巴人。也许他们很平凡,平凡得就在我们身边,平凡得就像你和我。但是他们如此真切地真诚地维护着疫情的秩序,如此一丝不苟的履行自己的职责,却又乐观而体贴。他们也许不懂国家政策,却身体力行地响应了,也许不懂得孔儒之道,却把德行融入了骨血。想到流言四起的西方国家,我们不由要为我们的祖国骄傲了,秩序井然而人心不散,这份强大不于坚船利炮。


司机师傅听说由于暴雨耽误了去医院发放问卷,很抱歉的和我说自己要开车,没有办法帮我填一份。我告诉他我对此次调研进展非常有信心明天再去也不妨,而且,我会把他写进故事里,因为他值得。在这冰冷疫情中,人性的温暖,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