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概况

College Profile

首页/ 学院概况/ 学院简介/

领跑未来 电气与信息共发展

  


湖南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其历史可追溯至 1921 年成立的湖南公立工业专门学校电机科。在逾百年的办学历程中,学院始终秉承“专道济民、爱国务实、经世致用、兼容并蓄”的湖大教育传统,坚守扎根中国大地、办出中国特色、争创世界一流的理想信念,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国际合作、治理能力等多个维度持续深耕、不断奋进,朝着建设特色鲜明、开放融合、结构合理且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世界一流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的目标阔步前行。


      
学科实力擎旗领军,师资队伍英才荟萃:电气工程学科昂首迈入“世界一流建设学科”行列。学院学科体系完备:拥有本科专业4个(其中3个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且均通过两轮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一级博土点2个、工程博士点2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防特色学科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学院师资队伍充沛:汇聚以罗安院士为领军人物的顶尖师资,190余位教职工中,教授61人、副教授63人,更拥有40余位国家级高层次人才,形成了一支结构精良、实力雄厚、创新澎湃的师资队伍,为学院永续发展铸就坚实根基。


顶尖平台集群支撑,领航科研攻坚前沿:学院立足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发挥国家级平台和高水平团队引领作用,突出“电气信息融合”与“智能装备”特色,在大功率电能高效高质转化、高效特种电机与新能源发电、装备智能制造等学科方向特色鲜明。拥有电能高效高质转化全国重点实验室、海上风力发电装备与风能高效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电能变换与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6个国家级科研平台、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1个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4个省部级及其他科研平台,为原始创新与关键技术突破提供核心载体。


重大成果熠熠生辉,创新荣誉璀璨夺目:依托雄厚平台与团队,学院科研屡攀高峰,斩获累累硕果。十四五期间累计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项目1项、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1项、重大项目1项、重点项目6项,新增牵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6项,学院到账经费屡创历史新高。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得国家科技奖励3(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省部级科研一等奖20余项。累计发表高水平论文650余篇,授权专利377项(发明专利154项)。


      
育人体系交叉融合,生源优质桃李芬芳:学院以培养强基础、促交叉、重应用、强引领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构建了电气信息深度融合的学科专业体系。近年来,教学成果丰硕;获批国家级一流课程7门,省级教学改革项目34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8项,并于2023年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4项。得益于优良的办学声誉和培养质量,学院生源持续向好,吸引了全国各地的优秀高中生报考,同时大量优质生源选择在我院攻读研究生学位,并有海外留学生慕名前来就读。


交叉创新高地隆起,百年星河英才辈出:学院强大的学科与平台优势,成为孕育新兴交叉领域的沃土:2016年,依托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机器人视觉感知与控制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学校组建成立机器人学院;2021年,以罗安院士领衔的半导体团队助力学校成功组建了湖南大学半导体学院(集成电路学院)2025年,依托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学校优化学科设置,重组机器人学院为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学院。学院百余年办学历程星光璀璨:杰出校友代表包括马克思主义史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吕振羽,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慈云桂,中国工程院院士姚绍福、罗安、王耀南,美国工程院院士黄学东、徐隆亚等科学大师,以及众多军政要员、企业名家和专业英才。广大毕业生秉承学院精神,矢志追求民族复兴,积极投身国家建设最需要的偏远地区和科研攻关一线,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磅礴的湖大电气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