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21日,白驹过隙,秉承着“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湖南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电燃楚薪,湘遇岩脚”支教调研团赴湘西岩脚支教调研之程已开展过半。团队在支教调研过程中始终坚持初心,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助力科技文化下乡。

在继前几天传统课程以及更加趣味、深奥的实验课后,为体现“三下乡”中的科技“下乡”,给孩子们一个“七彩假期”,将现代化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相关知识带给孩子们,团队将携带的无人机、VR眼镜、太阳能小车等科技产品展现给大家。当这些科技产品展示出来时,孩子们纯净透亮眼睛瞬间散发出光芒,双手撑在桌面,上体微倾,伸着脖子想要触碰却带着一丝胆怯。无人机叶桨的急速旋转带动着整个机身直线向霄云飞去,“哇”的一声声惊叹从孩子们口中发出。接下来给每个孩子都体验了VR眼镜,从眼镜中感受虚拟和现实的结合,利用VR眼镜让大家看到了“千年学府”岳麓书院的全景,感受其“惟楚有才,于斯为盛”的氛围。“中国的每一块领土都是不可分割的。”地理课上,老师展示出中国的地图时铿锵有力地说道。这天的课程在孩子们奔跑的身影、空中旋转的羽毛球中结束了。带着满心欢喜,孩子们陆陆续续被家长接回家。

除每天的支教课程外,调研小组也未歇下脚步,继续深入岩脚村,走访调研,利用无人机,拍摄岩脚村的全景图。古老的排牙式房屋建筑,幽绿青翠的高树构成一幅风景画,结合当地“丝路女儿国”母系文化,独特的民俗加上别致风景,使得旅游产业成为助力当地脱贫的因素之一。关于教育资源,最关注最了解的自然是孩子们的家长。孩子家长反映:村里聚居地的分散和教育基础设施的缺乏是导致岩脚村无法建学的两个重要因素。教育理念会受到地区文化差异和价值观不同的影响也是家长们在支教调研团到来之前的担心所在。团队到来之后,良好的课堂效果打消了家长们的担心。

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电燃楚薪,湘遇岩脚”支教调研团坚持“扶贫”与“扶智”相结合,将科技引进岩脚,助力人才振兴,通过自身影响力组织动员广大青年在新时代的农村发展中发挥生力军的作用。志愿服务,助人自助,团队将继续投身乡村振兴,同孩子们共同度过“七彩假期”,成长路上,携手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