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志愿服务精神,展现当代大学生精神风貌,湖南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电燃楚薪,湘遇岩脚”三下乡科技支教调研团队来到岩脚开展活动已有两天了。团队以教育关爱服务为主题,助力传播先进科技与文化。

为拓宽当地学生视野,提升其学习能力,树立远大理想,团队设立除设立音乐、美术、体育等传统课程,还增加了丰富多彩的实验课,带领孩子们在亲自动手,探索科学背后的奥妙。音乐课上,“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朗朗童声萦绕不绝,唱出了孩子和我们的心声。美术课上,剪纸、绘画、编绳一个不落,孩子们课间时间还沉浸其中。实验课上,将孩子们感兴趣的鹌鹑蛋,气球、小苏打等作为实验工具,从生活实例入手,为孩子们讲解浮力的产生与作用、淀粉遇碘变蓝的原理、复分解反应的奥妙等。孩子们纷纷被生动有趣的实验吸引。“看到孩子们一张张渴求知识的脸庞,我们再多的准备和付出都是值得的。”队员们如是说。

与此同时,调研团队出发分成小组继续在岩脚村开展调研活动。据了解,岩脚村曾经是国家级贫困村,村子通过对旅游资源和侗寨文化的挖掘与开发,实现了全面脱贫。在此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开展对岩脚村的调研,有着十分重要意义。走访过程中,团队成员了解到:近年来,在党的领导下,乡镇政府的支持下,岩脚侗寨大力发展旅游产业、打造民族特色是岩脚村得以全面脱贫的关键。村子里很多人家办起了民宿,为游客提供饮食和住宿,带动村子里经济的发展。在当地旅游局的支持下,岩脚村成立民俗文化表演公司,组织当地村民们参与到民俗文化的表演中去,将侗族的侗琵琶和女儿国的文化特色展现出来,既传承了侗寨文化,又增加了景区的吸引力,得到了当地村民的大力支持。走访过程中发现,村民们十分肯定团队的工作,村子里没有学校,团队的支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样的遗憾,村民表示希望团队之后可以继续来到这里开展活动。

“我们深信教育是国家万年根本大计”,团队将继续深入贯彻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主义思想,响应共青团关于大学生开展暑期社会实践的号召,为孩子们带来知识与欢乐,一起收获成长,筑梦未来!